




攀钢记者站 胡毅
推进产业振兴 夯实产业基础设施 援建刺梨生产线 发展特色种植基地
产业兴,则乡村兴。“十四五”开局之年,由张劲超、徐杨秋、谢玉川3名帮扶干部组成的攀钢帮扶小组,立足盘州市和帮扶村实际,系统策划制订“1234”帮扶产业规划。即,共建1个示范园——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培育2个特色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刺梨和蔬菜;补齐3个产业短板——基础设施、技术管理、市场销售;实现4个发展变化——经营主体有收益、农民收入有增长、集体经济有壮大、帮扶项目有效果。
2021年11月29日,贵州省首条具备生产多种产品的刺梨泡腾专业化生产线在盘州刺梨产研中心正式投产。刺梨产业是贵州省12个优质特色农业产业之一,盘州市是全国刺梨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区,刺梨产业的发展关乎着千千万万农民的增收致富。鞍钢集团将援建刺梨精深加工线作为定点帮扶年度重点项目,攀钢投入834万元,帮扶干部张劲超28次到现场组织推进,融入工业化产线思维,全力推动项目落实。
“攀钢不光建设了标准化的刺梨精深加工产线,还为我们带来了现代企业先进的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理念,刺梨精粉、泡腾片产品已销往辽宁、四川、上海,新增产值1000余万元。”贵州宏财公司相关负责人感激地说道。该产线每年可消耗刺梨原汁7200吨,新增100余个就业岗位,产业分红将达41万元,惠及17余万刺梨种植户。
三角田村、花甲山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表存不住水,村民常常连生活用水都不够。帮扶干部、三角田村第一书记谢玉川介绍:“按照‘一村一品’规划,我们村想发展蔬菜种植,但因为季节性缺水,没有一个公司愿意来。”
生活用水都不够,还谈何发展?2021年以来,攀钢启动饮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设,4500m^3山塘、500m^3高位水池、12km输水管道……一个个产业基础设施项目陆续落地,三角田村、花甲山村等区域水资源缺乏的难题得到解决,村民用水成本也从5元/吨降至2.85元/吨。
水有了,但村民缺乏种植蔬菜的经验,村里也没有销售渠道,如何把蔬菜种植发展起来成了帮扶干部面临的又一难题。
经过多次调研、反复讨论,他们确定了“以销定产、以产定建”的产业帮扶项目模式,仅2021年,帮扶干部就先后到广东佛山和中山、贵州贵定和施秉、云南曲靖等地多次考察,并开展招商10余次,成功引进多家企业,在三角田村、花甲山村合作发展精品蔬菜种植基地,并组织技术培训。
攀钢投入帮扶资金200万元与广东中山灵创合作建设的花甲山村食用菌种植园,拥有16个食用菌种植大棚和年产90万袋菌棒的生产车间,年底前所有大棚可以投产。目前,该基地试种黑皮鸡枞已成功,每天可收获200余斤。“种植园投产了,种菇的每天能有百八十元收入,年纪大的人,去削菇也能挣三四十元,太感谢攀钢了。”72岁的余奶奶说道。该基地为当地村民提供50个固定就业岗位和100多个临时劳务岗位,预计将给村集体带来几十万元分红。此外,800亩绿色蔬菜露天种植已完成土地流转和部分灌溉系统建设,30亩精品蔬菜种植大棚已完成主体建设和2个大棚试种,600亩万寿菊已移苗栽种……三角田村、花甲山村产业发展欣欣向荣的画卷正在打开。
推进人才振兴 改善学校环境 开展教育培训 托起乡村的
2021年8月30日上午一大早,盘州市刘官街道花甲山村旧普小学师生整齐地坐在改造一新的操场上,旧普小学2021年秋季开学典礼暨教学基础条件改善项目竣工交接仪式在这里举行。“我们的校园能变得如此温馨漂亮,是党的关怀,是攀钢的帮助……”刘官街道中心校副校长张祥云勉励学生,要感恩党,感恩鞍钢集团和攀钢,好好学习,增强本领,报效国家。
位于花甲山村的旧普小学,是一所有着96年历史的村级小学。由于经济困难,学校设施较为落后,唯一的公共厕所是旱厕,宿舍不通水、没有浴室,操场破烂高低不平。
2021年,攀钢投入帮扶资金85万元,利用暑假45天时间实施校园改造,极大地改善了170余名住校师生的学习生活硬件条件。“下一步,我们将与市教育局协调,和第八小学、旧普小学结对,持续提高他们的教学管理等软实力。”攀钢帮扶干部、花甲山村第一书记徐杨秋介绍道。
除了改善师生们的学习生活条件,攀钢还持续开展教育培训。2021年,共培训基层组工干部、乡村振兴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等1340人次,招录3名盘州籍大学生到企业就业。2022年,帮扶干部们将继续利用企业优势,创新开展技术技能、经营管理等专题培训,更好满足盘州市“四化”建设和人才振兴需求。
推进文化生态振兴 升级软硬设施 开展文化活动 打造美丽文明乡村
2022年1月25日,盘州市刘官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旧普分院人来人往,前来寻医问药的患者,都是住在附近的村民。
攀钢定点帮扶的三角田村、花甲山村和周边2个村合称旧普片区,因距离刘官街道中心医院远、村医水平较低,村民看病难问题十分突出。2021年7月,经多个部门评审通过,历经4个月紧张施工,贵州省第一个片区卫生分院——刘官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于2021年12月21日正式投运。该中心由刘官街道中心医院派驻医生,可为旧普片区4个村的7500余名村民提供日常看病、体检、打针、输液等服务。截至今年5月,已有3000余人次就医就诊,仅交通费一项就为周边村民节省了6万多元。
污水治理、厕所革命、道路提质等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021年以来,攀钢投入帮扶资金20万元,引入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80万元,协调政府中央衔接资金581万元,在花甲山村和三角田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15盏,打通断头路数处;按乡村建设规划,在三角田村、花甲山村进行污水治理、厕所维护,持续提质改善村里的人居环境。
精神文明是乡村文明的重要内涵。帮扶干部结合本村实际,深挖农耕文化、彝族民俗、茶马古道等文化宝库,组建民俗歌舞队,提升三角田村和花甲山村文化内涵;开展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活动,评选一批家风美、星级文明户和邻里互助示范户;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实施村寨环境美化、庭院整洁等多项活动,带动群众共建生态宜居乡村。
推进组织振兴 党支部结对共建 融入企业管理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2021年10月,攀钢钒机关党支部5名党员来到盘州市,与花甲山村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参观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拉开了党支部结对共建、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序幕。
目前,攀钢钒安全环保部(武装保卫部)机关党支部与花甲山村党支部、攀钢物资贸易公司机关党支部与三角田村党支部已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共同推进支部共建、文化共建、活动共建。党建文化广场、乡村振兴文化长廊、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中心等党群文化阵地设施陆续完工,基层治理条件不断改善。
在此基础上,攀钢帮扶小组积极引入企业干部和绩效管理模式,推行“一岗一职责、一人一清单”村干部及公益性岗位管理方法,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主动性;利用村支两委换届、网格合并契机,在花甲山村、三角田村淘汰落后网格员21人、新加入5人,发展青年预备党员3人,保障干部队伍活力及凝聚力;推行企业“6S”管理制度,助力村庄“五净四美”。
——开展“同舟工程-鞍钢集团救急难”“润行动”“暖冬关爱”等活动,每年慰问党员、群众、儿童百余人次。
——采购盘州红米、刺梨、油辣椒等农产品3000余万元,助推农业产业发展。
——采购盘州煤炭39.7亿元,带动建档立卡劳动力就近就业318名,有效拉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在一个个项目、一条条举措的建立实施下,定点帮扶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帮扶干部张劲超表示:“我们将按照各级政府乡村振兴工作部署和鞍钢集团要求,整体规划、整合资源、分步推进、务求实效,持续推进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在2023年完成市、县示范试点评审验收,在‘十四五’时期努力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在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接续贡献鞍钢力量。”
盘州新景
图①帮扶小组讨论党支部建设方案。
图②村民在精品蔬菜种植基地工作。
图③旧普片区卫生分院解决村民看病难题。
图④攀钢援建的刺梨精深加工产线。
图⑤俯瞰花甲山村食用菌种植园。
本版图片由帮扶干部谢玉川、徐杨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