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鞍钢集团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揭牌成立。至此,凌钢正式入列鞍钢,有力促进了钢铁行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大幅度增强了鞍钢集团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南有宝武,北有鞍钢”格局。重组是起点,融合是关键。新定位、新使命、新征程,离不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做保障。
要在改革中实现深度融合。过去的一年,在鞍钢集团纪委的指导下,凌钢纪委实现了能级跃迁的蜕变。纪检系统更加完善。凌钢纪检系统由原来仅在公司层面设置纪委配备5名纪检人员,到目前分设集团和股份两级纪委加9个基层纪委,配备纪检干部33人,初步形成纪检体系。监督体系更加高效。制定《凌钢集团领导人员问责办法》《构建大监督体系的实施意见》及责任清单,填补监管盲区,促进各类监督资源整合,形成强大监督合力。制度规范更加健全。承接制定纪检工作制度51项,建立工作台账10余个,纪检业务更加规范,纪检体系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显著提高。作为鞍钢集团新的成员,凌钢纪检系统将紧扣鞍钢集团改革发展大局,对标鞍钢集团纪委工作要求,不断建立健全纪检工作体制机制,在工作流程、案件质量、队伍建设等方面严格执行鞍钢集团纪委有关标准,确保各项工作上下一盘棋。
要在干事创业中固守廉洁。近年来,鞍钢集团党委、纪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深化正风肃纪反腐,反腐败斗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压倒性胜利。面对新定位、新使命、新征程,全体党员干部既要冲锋在前、积极作为,又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三观”,在勤勉敬业中实现自我价值,在廉洁自律中凸显党员形象。然而,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的案件来看,有的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牢,“三观”错位,把权利当成谋私的工具。例如,有的违规经商办企业或投资入股关联企业,并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或相关企业谋利;有的任人唯亲、任人唯“钱”,违规选人用人,破坏组织程序;有的违规插手、干预招投标工作,透露标底或者排斥其他竞标方,破坏正常生产经营管理秩序;更多的是在采购销售、工程建设和资金管理等领域,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或者直接贪污、侵占、收受贿赂等,严重损害企业利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凌钢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案为鉴,在自省中治未病、防未然,在干事创业中,树牢纪法意识,保持对权力的敬畏,避免他日成为“案中人”。
要在攻坚克难中展现担当。面对新定位、新使命、新征程,任务更加艰巨、困难更加集中、考验更加重大。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所有难题都要在担当实干中破解,一切机遇都要在担当实干中把握,宏伟目标也只能在担当实干中才能实现。凌钢各级纪检组织将贯彻“1265”发展战略方针,紧紧围绕生产经营、改革发展重点任务,以落实大监督体系实施意见为抓手,推动职能部门监管职责贯通融合,主动监督、靠前监督,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以强有力的监督,保障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落实、各项要求有效执行。紧盯招标采购、创新研发、工程建设、财务审批、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一旦发现,严肃查处,以强有力的执纪问责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作风转变,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在加快建设更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进程中不断贡献凌钢力量。
凌钢纪委供稿
作者 黄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