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鞍钢集团派出强力阵容参赛。

参赛团队答辩现场。
本报记者 季旭
翻开第四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获奖名单,鞍钢集团的骄人战绩犹如一颗颗“熠熠生辉的星”发出耀眼的光芒——
出自鞍山钢铁的“铁基粉末燃料开发及应用”项目、“德邻陆港智慧供应链服务平台”项目和“高性能轧制复合板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分别摘得一、二、三等奖;
出自鞍山钢铁、鞍钢矿业公司和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的“高效相变储热材料及装置开发与应用”项目、“铁尾砂关键技术研发与联合示范”项目和“表面工程及增材制造专用丝材开发与应用”项目获评优秀奖。
这是鞍钢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又一次有力的生动实践。鞍钢集团主要领导对获奖单位及团队成果表示肯定,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加强成果运用与转化,更好体现价值创造能力。
全力筹备——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由国务院国资委2016年创办,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充分展示中央企业职工精彩创意的“双创”品牌活动,在激发中央企业创新活力、发挥中央企业引领作用、打造协同创新生态等方面效果凸显。
鞍钢集团将参与熠星大赛作为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契机,聚焦转型、投入、创新、协同等方面持续发力,让“科研之花”结出更多“产业硕果”,加快将科技“盆景”打造成市场“风景”的步伐。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是鞍钢集团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信条。
接到大赛通知后,鞍钢集团科技发展部第一时间详细制定参加第四届“熠星大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工作专班,超前精准部署,迅速组织各子企业准备参赛事宜。各子企业积极参与,共选拔出151个项目报名参赛。
“为全面确保成果转化,我们紧跟赛事进展并成功争取承办单位,积极争取创新资源。”回看此次大赛的备战过程,鞍钢集团科技发展部业务主管负责人记忆犹新。鞍钢集团科技发展部分批次组织项目团队赴熠星办和兄弟央企等对标学习先进经验;邀请往届获奖团队、大赛优秀导师及内部专家为参赛项目提供“陪跑式”指导30余次,鞍钢集团主要领导亲自参与组织举办多场专题赛事培训,提高参赛项目竞争力。
鞍钢集团科技发展部组织模拟演练,专注培育优质项目,取得显著成效——来自鞍钢集团的86个项目进入大赛现场复选。
加速转化——
“历史性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鞍钢集团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成果的持续释放”
2024年4月10日、11日,第四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对接路演(新材料赛道)暨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展览会在鞍山市成功举办,共吸引包括鞍钢集团派出的12个团队在内的82个团队参赛。
为推动央企与地方的深度连接和合作落地,路演开幕式上鞍钢及地方6家企业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书。此次路演还同步举办央地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展览会,设置“熠星路演项目展区”“鞍钢科技成果展区”“地方企业科技成果展区”“技术需求发布区”等4个展区,为推进央地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挥积极作用。
鞍钢集团科技发展部业务主管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参赛的整个过程中,我们不断融合创新创意要素,激发协同创新效能。”鞍钢集团科技发展部通过对接路演、专家座谈等活动积极推动鞍钢集团和高校院所、地方企业、投资机构等各类主体深入合作和跨界融合,集聚市场、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探索形成商业新模式,构建了更加紧密的产业生态和合作网络,催生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
此次熠星大赛设立“绿色通道”,明确参赛项目涉及的新成立公司不纳入中央企业法人数压减考核范围,助力中央企业逐步探索科技成果入股、项目分红奖励、基金投资等一系列细化措施,积极支持参赛项目团队创业,着力培育孵化更多“专精特新”企业。
在了解到相关新情况后,鞍钢集团各参赛企业多措并举,为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见效创造条件——
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拟通过股权激励试点、核心团队投资、引入外部资本等方式,支持“铁基粉末燃料开发及应用”项目实现产业化,目前有关投资企业转型升级基金已出具投资意向书。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低成本高性能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技术”项目同步参与国务院国资委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示范试点,项目通过赋予成果共同完成人部分长期使用权的方式激发科研团队创新活力,目前该项目已被纳入国务院国资委改革示范试点清单……
“历史性突破的取得得益于鞍钢集团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成果的持续释放!”在鞍钢集团科技发展部业务主管负责人看来,鞍钢集团通过培育打造高等级奖项,进一步强化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精准对接,有效加速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发展——
“为鞍钢集团的高质量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赋能”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此次熠星大赛的举办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央企业骨干带动作用,挖掘优秀创新成果,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构建融通创新发展新格局。对此,鞍钢集团科技发展部业务主管负责人深有感触:“我们下大气力参与熠星创新创意大赛,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要聚焦核心科技领域,营造创新氛围,融合创新创意要素,激发协同创新效能,为鞍钢集团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赋能!”
“让我们烧铁吧!”是鞍山钢铁“铁基粉末燃料开发及应用”项目参与此次大赛的口号。该项目凭借铁粉代替化石燃料近零排放、低成本、可循环、新体系等优势,一举拿下大赛一等奖。
“这个项目以铁粉作为燃料,开创性地为多种供热场景提供清洁低碳的新型能源,通过系列技术攻关,打通能源-材料循环体系,实现高纯铁素资源开发和能源供给,助力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体系。”项目负责人、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廖相巍认为,鞍钢集团的产业结构完全可以支撑全流程铁粉燃料开发及循环利用这项复杂的工程,“下一步,我们将重点聚焦这个领域,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高强是此次鞍山钢铁“高性能轧制复合板研发与产业化”参赛项目负责人,据他介绍,“我们这次在大赛中成功摘得三等奖,得益于我们的高性能轧制复合板产品的高超性能。目前该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船舶工业、石油长输、海洋工程及城市地下管网领域,由于该类型产品的成功应用,相关大型工程可大幅减少焊接和拼接工序,并一举打破了超宽特厚复合钢板生产和焊接技术壁垒。”
鞍山钢铁“德邻陆港智慧供应链服务平台”项目,联合相关生产物流集团企业,依托线上智慧供应链服务平台、线下覆盖全国的互联互通的物流网络,为鞍钢及钢铁行业客户提供供应链全流程服务。
鞍钢矿业公司“铁尾砂关键技术研发与联合示范”项目,技术实际应用于吉林省赉县盐碱地改良,团队应用研发的铁尾矿改良剂、复垦土壤等共完成盐碱地改良示范面积1000余亩、矿山复垦示范面积4000多亩。
以“德邻陆港智慧供应链服务平台”项目和“铁尾砂关键技术研发与联合示范”项目等为代表的鞍钢集团参赛项目聚焦关键前沿技术领域,从资源集聚、能力提升、协同创新等方面推动高水平竞技、高质量创新……
此次参加熠星大赛,鞍钢集团涌现出一批市场潜力巨大、技术水平领先的“硬科技”高质量成果,为鞍钢集团加速科技创新步伐、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着眼未来,鞍钢集团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熠星大赛为抓手,加强科技攻坚、促进协同发展、增强发展动能,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发挥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作用,积极探索推进职务成果赋权改革,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效率,为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鞍钢力量。